什么是可轉債保底?
可轉債保底是指可轉債保底價格,是指可轉債的面值加上應付的利息。一般可轉債持有到期一次性拿回的本息就是屬于可轉債的保單價格。可轉債實際上是一種債券,債券按照面值發行,但是可轉債是可以在市場流通的,價格自然也會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出現可轉債的價格低于面值的情況,投資者仍然可以在可轉債到期后按照債券面值向上市公司兌付本金和利息,因此就有了保底價格這一說法。
需要注意的是,可轉債有保底價格并不意味著可轉債一定能保本,還是存在一定風險的。一方面受到可轉債買入價格的影響,如果買入價格偏高,后期行情不利,即便按照保底價格兌付本息依舊會虧損;另一方面是因為可轉債的利息很低,不足以應對通貨膨脹,所以有資金貶值的風險。
可轉債的風險有哪些?
證券市場風險:證券市場價格受到經濟、政治、投資心理和交易制度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使基金資產產生潛在風險,導致基金收益水平變化而產生風險
管理風險:在基金管理運作過程中基金管理人的知識、經驗、判斷、決策、技能等,會影響其對信息的占有和對經濟形勢、證券價格走勢的判斷,從而影響基金收益水平。
流動性風險:開放式基金,在基金的所有開放日,基金管理人都有義務接受投資者的申購、贖回。由于開放式基金在國內推出時間還不長,應對基金贖回的經驗不足,加之中國股票市場波動性較大,在市場下跌時經常出現交易量急劇減少的情況,如果在這時出現較大數額的基金贖回,則使基金資產變現困難,基金面臨流動性風險。
信用風險:基金在交易過程中發生交收違約,或者基金所投資債券之發行人出現違約、拒絕支付到期本息,或由于債券發行人信用質量降低導致債券價格下降,造成基金資產損失。
法律風險:由于法律法規方面的原因,某些市場行為受到限制或合同不能正常執行,導致基金資產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