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控制缺陷認定標準是怎么樣的呢?
企業對內部控制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應當綜合分析缺陷的成因、表現形式及重要程度,并按照一定的標準將各項內部控制缺陷分別認定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內部控制缺陷的認定標準和認定結果將直接影響內部控制有效的結論。
一般而言,如果一個企業存在的內部控制缺陷達到了重大程度,就不能認定該企業的內部控制是有效的。由于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與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分別影響不同控制目標的實現,其表現形式各異,為此,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的認定標準與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的認定標準也有所區別。
內部控制缺陷包括哪幾種類型?
內部控制缺陷包括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重大缺陷:如果一項內部控制缺陷單獨或連同其他缺陷具備合理可能導致不能及時防止、發現并糾正財務報表中的重大錯報,就應將該缺陷認定為重大缺陷。合理可能是指大于微小可能(幾乎不可能發生)的可能,對合理可能的理解涉及評價人員的職業判斷,且這種判斷在不同評價期間應保持一致。重大錯報中的“重大”,涉及企業確定的財務報表的重要。
重要缺陷:如果一項內部控制缺陷單獨或連同其他缺陷具備合理可能導致不能及時防止、發現并糾正財務報表中雖然未達到和超過重要水但仍應引起董事會和經理層重視的錯報,就應將該缺陷認定為重要缺陷。
一般缺陷;不構成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應認定為一般缺陷。
關鍵詞: 內部控制缺陷認定標準重要程度認定標準